而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层层传导,令下游整车厂与动力电池厂商高攀不起,锂价已经成为行业不能承受之重。
早盘,三大指数受大消费等品种拖累继续探底,上证50指数创2019年2月以来的低点纪录。科技股引领A股反弹沪指收复3000点创业板指大涨3.6%A股市场昨日出现探底回升走势。
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8.34点,收于29210.85点,跌幅为0.10%。截至昨日收盘,上证指数收于3025.51点,上涨1.53%。欧洲三大股指12日全线下跌英国基准股指下跌0.86%据新华社伦敦10月12日电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2日报收于6826.15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59.08点,跌幅为0.86%。在机构人士看来,当前正处于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期,业绩较为亮眼的公司股价表现或更强劲。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较大,提升研究力度有利于更快把握市场脉搏,挖掘估值具有一定安全边际、业绩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上市公司。
加大调研力度私募寻找高性价比投资标的三季度以来,在A股市场震荡背景下,私募的调研频次处于高位。深证成指收于10838.48点,上涨2.46%。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信用扩张有望对四季度信贷和社融增速继续形成有力支撑。
在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政策的综合利好下,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的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一个更直观的表现是,8月份和9月份的新增企业贷款明显提振。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方面,截至9月3日,湖北累计为交通物流两企两个贷款10.47亿元,其中,获得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的有1.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则为重大项目注入资本金,助力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
展望下一阶段,分析人士判断,在一系列创新工具的托举之下,宽信用有望进一步提速,基建贷款、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等将对四季度信贷增长形成支撑,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随着项目资本金陆续到位,预计配套贷款有望持续支撑对公中长期贷款增速企稳回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标签: 四两拨千斤 实体经济 .content_biaoqian ,.content_biaoqian a ,.content_biaoqian a span{color:#fff !important;font-size:14px;}从投向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至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八个领域,并向经济大省倾斜资源,以投资杠杆撬动经济稳步增长。天风证券预计,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有利于扩大制造业市场需求,将对四季度信贷形成又一助力。其中,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于三季度开始申报,多地披露了相关工具和对应贷款的落地情况。
新工具催生新需求拉动投资较快增长一系列创新金融工具的落地实施,催生了新的融资需求,撬动了增量配套资金,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其中,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400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1000亿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激励其加大对特定领域的信贷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则为重大项目注入资本金,助力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在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政策的综合利好下,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的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标签: 四两拨千斤 实体经济 .content_biaoqian ,.content_biaoqian a ,.content_biaoqian a span{color:#fff !important;font-size:14px;}。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以及前期的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明显推高了企业贷款需求。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并加快落地下,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有效需求持续回升,宽信用进一步提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一工具支持新基建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领域的设备更新,短期内将起到推高相关领域投资增速的作用,长期来看则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新设立的再贷款工具也正稳步落地。一个更直观的表现是,8月份和9月份的新增企业贷款明显提振。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例,截至10月12日,农发基础设施基金已完成2459亿元投放,涉及项目总投资近3万亿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主要指向社会领域、新基建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直接作用是促进这些领域的设备更新投资。展望下一阶段,分析人士判断,在一系列创新工具的托举之下,宽信用有望进一步提速,基建贷款、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等将对四季度信贷增长形成支撑,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9月份企业贷款同比大幅多增,表明前期一系列政策工具的效果逐步体现。
宽信用有望进一步提速四季度信贷增长有支撑展望四季度,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一系列创新工具和稳增长政策的托举之下,宽信用有望进一步提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等将成为又一信贷发力点。此外,四季度是各类财政金融稳增长政策的集中显效期,经济修复进度也会进一步朝着正常增长水平靠拢,预计10月份信贷会继续呈现同比多增势头。
进入四季度,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迎来最佳窗口期。据银保监会政策银行部主任周民源介绍,截至目前,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已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7300多亿元。
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已投放684亿元,可带动项目总投资近1万亿元。王青表示,预计四季度社会领域投资将保持两位数高增势头。
基建贷款有望继续托底。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9.0%,比上季度上升2.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一批创新金融工具横空出世,在推动关键领域信贷投放、稳定经济大盘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一系列创新工具,不仅额度较大、实施较快,还发挥出撬动配套资金、拉动投资等效果。
最新推出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则具有长短结合的政策效果。成效显而易见——8月份和9月份的新增企业贷款数据走强。
比如,科技创新再贷款方面,截至8月末,广东的银行机构发放符合政策要求的贷款635.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3.95%,惠及科技企业4497家。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信用扩张有望对四季度信贷和社融增速继续形成有力支撑。
天风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郭其伟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资进展加快,有望撬动更多配套资金进入,提振商业银行贷款投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方面,河南首批申报的2.97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于8月份获审核通过,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可帮助普惠养老企业增加近2000张养老床位,惠及人口约30万人。
从沥青、螺纹钢、水泥、工程机械销量等观察指标看,8月以来基建落地可能已经加快。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这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落地密不可分。随着项目资本金陆续到位,预计配套贷款有望持续支撑对公中长期贷款增速企稳回升。近段时间,在浙江、山东、上海等地,一批额度可观、期限较长、价格优惠的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已完成投放,热门投向包括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
(相关资料图)创新工具稳步落地基建等领域获益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正有力拉动基建投资。中金公司判断,全年信贷多增任务将顺利完成。
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方面,截至9月3日,湖北累计为交通物流两企两个贷款10.47亿元,其中,获得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的有1.9亿元。其中,制造业、基础设施贷款需求均有上升。
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认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能降低政府债务负担,具有市场化运作优势,效率高且更加灵活,对投资的拉动效果强华翔集团重工事业部总经理王芝芳说。